IP地址划分5类
IP 地址 IP 地址是 Internet 中的每一个主机(或路由器)的每一个接口所拥有的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标识符,目 前所广泛应用的 IPv4 的地址长度为 32 位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IP 地址的引用
IP 地址 IP 地址是 Internet 中的每一个主机(或路由器)的每一个接口所拥有的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标识符,目 前所广泛应用的 IPv4 的地址长度为 32 位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IP 地址的引用
10) 首部校验和 其算法是:在发送方,先把1P 分组首部划分为许多 16 位字的序列,并 把校验和字段置零。用反码算术运算把所有16 位字相加后,将得到的和的反码写入校 验和字段。接
6、标志 该字段占 3 位,目前只有最后 2 位有意义。标志字段的最低位记为 MF (More Fragment ) 。接收方根据此标志位可以知道 什么时候一个分组的所有报片都已经到达了。MF = l 表示后面
我们了解到,分组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: 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方式和无连接的数据报方式。在 Internet 的发展过程中,参与标准制定的学者和工程师们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终端特点的分析,
虽然 Internet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从参考模型的角度看,TCP/ IP 参考模型并不十分完善,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 (1 ) 主机-网络层 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,虽 然这使得 TCP/ IP 协议
TCP/ IP 参考模型是从Internet 的标准协议集一 TCP/ IP 协议集中抽象出来的一个 4 层参考模型,如图 一 所示。其命名来源于协议集中最重要的 2 个协议一TCP 和 IP。下面按从下至上的顺序依
应用层是 OSI 模型的最高层,该层为应用进程提供了访问 OSI 环境的手段,同时也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。OSI 环境中,计算机网络通过应用层向网络用户提供多种网络服务。需要注意的是
1) 会话层 会话层的功能是完成会话实体之间会话的管理和同步。会话层的具体功能如下: (1 ) 管理会话实体间连接的建立、维持和释。放 ( 2 ) 管理会话双方的对话活动,主要是对会话
1、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是控制通信子网的工作,实现网络节点间跨通信子网的数据传输。网络层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 ,提供的是点到点的服务,其主要任务是选择一条最为
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初期,各厂商均自行制定体系结构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, 这显然是不利于网络的国际化、标准化的。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互连问题,国际标准化组织